bǐng
禀

“禀”字的概述

[禀] 字的繁体是 “”,五行是 “水”,异体字是 “稟”。

[禀] 字的部首是 “示”,五笔是 “YLKI”,仓颉是 “YWRF”。

[禀] 字的郑码是 “SJJB”,四角是 “00901”,统一码是 “U+7980”。

[禀] 字的字体结构是 “上中下”,造字是 “会意字”,注音是 “ㄅㄧㄥˇ”。

[禀] 字的异体字是“稟”。

[禀] 字的笔顺是“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横,横,竖钩,撇,点”。

“禀”字的例句

1.禀至尊,依我宫文罡看来,至尊大会,由我与南华做一场决赛就可以了,余人不过是碌碌之辈。

2.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林觉民 

3.禀此遐龄,悠悠无竟。

4.永乐帝欲血洗全椒,都御史陈瑛是滁州乡亲,闻之乃禀:椒人淳良,断不能造反,愿以自家性命担保,于是全椒冤白。

5.一个法官必须心明眼亮禀公无私。

6.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禀行省。

7.小僧夜来所说血盆忏顾心这一事,特禀知贤妹。

8.阿摩巴离离开之后,迦鹿荼离禀请坐在佛陀旁边。

9.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10.谁曾想,这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的崔郎,却是易钗而弁女儿家。

11.耳边是呼呼的北风声,吹的人直打颤,却无一人拢着手,缩着头,个个都像威风禀禀的军人,抬起胸,抬起头,双手中指紧贴裤缝,眼睛一律射向旗杆,一副标准的立正姿势,好威风,好气派。

12.太宗顿悟,然后反省自己的过错,最终接受良言忠谏,冶理国家有方,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会有仓禀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盛况。

13.我一向禀尊尊老爱幼的准则,所以,第一局我让弟弟先躲。

14.受生禀气,皆知母子,违离膝下,已三十二载矣,如今又清明,不孝子不能亲谒慈冢,然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虽天人相隔,却未尝不思念慈母也。如今孙子活泼可爱,孙女貌类其祖母,不孝子惟愿功业早日可建,更慰慈母在天之灵。

15.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禀”的基本字义

禀,bǐng,ㄅㄧㄥˇ

1 承受,生成的

禀性。禀赋。

2 指下对上报告

禀报。禀复。回禀。

“禀”的详细解释

bǐng,ㄅㄧㄥˇ

动词

1会意。禀为稟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2同本义

英:grant grain

禀,赐谷也。 —— 《说文》既禀称事。 —— 《礼记·中庸》。注:“稍食也。”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 —— 《汉书·文帝纪》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 —— 《新唐书·宪宗纪》

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3赋予;给与

英:bestow on; give

禀,予也。 —— 《广雅》天禀其性。 —— 《汉书·礼乐志》

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4承受

英:bear

臣下罔收禀命。 —— 《书·说命》

禀令(承受命令);禀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禀灵(秉受灵秀之气)

5报告

英:report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 《三国演义》

禀陈(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禀牍(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禀知(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网站声明: 本站《禀》由“奈何全是泪”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