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
篆

“篆”字的概述

[篆] 字的五行是 “木”,部首是 “⺮”,五笔是 “TXEU”。

[篆] 字的仓颉是 “HVNO”,郑码是 “MZGQ”,四角是 “88232”。

[篆] 字的字体结构是 “上下”,统一码是 “U+7BC6”,异体字是 “蒃,”。

[篆] 字的造字是 “形声字”,注音是 “ㄓㄨㄢˋ”,笔画是 “总笔画:15 部外:9”。

[篆] 字的异体字是“蒃,”。

[篆] 字的笔顺是“撇,横,点,撇,横,点,撇折,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篆”字的例句

1.泼墨、泼彩、工笔等多种国画表现手法,并用真、草、隶、篆、行等各种书体题写书中诗词曲赋联穿插其间,并钤印三千余方。

2.主攻篆隶,同时临习唐楷、行书二王系列等多种行草书及汉篆碑贴,先后师从王朝瑞、韩少辉、胡立民等名师。

3.龙飞凤舞字体美,篆草楷具中华魂。行云流水人称赞,流芳后世万代尊。天籁之音难比拟,字正腔圆语言纯。中国人说中国话,中华儿女同根生。国际母语日,说好中国话,无愧中国人!

4.此外,作品取法的范围还不够宽,楷书主要集中在瘦金体、魏碑唐楷等,篆隶书集中在中山王鼎、铁线篆、曹全和礼器、清人作品等。

5.以144万港币将一件清代竹黄刻龙纹双联手卷形鼻烟壶拍出;一件估价为200万港币的黑书“干隆年制”篆款。

6.寒芒耀眼的枪尖分为三股,类似于渔叉,枪身上隐约浮现出几个扭曲的符篆,似龙似蛇,迥异寻常。

7.行草隶篆,讲起来头头是道。

8.浩荣习篆乃在夙昔童子之时。

9.汉代私印中也出现有笔画盘旋曲折的缪篆与鸟虫书。

10.比秦隶则易识,比汉隶则微似篆,善用篆笔作汉隶字,即得之矣。

11.又善摹印篆,写竹石甚佳,其钧勒竹尤妙。

12.汉字自炎黄二帝时开始传承,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篆、隶、楷、行、草等等,这些优美的线组成了中华最引以为傲的文化,像是烙印一般的印在身上,直达骨髓。

13.每一笔都如诗如画,篆写着百年的变故;每一画都如风如雨,续写着千年的辉煌。

14.石壁上有许多石刻,他们或篆或楷,字体不一,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还有的龙飞凤舞……别具一格。

15.叠篆清香光临福地,一帘春色花饰新居。

“篆”的基本字义

篆,zhuàn,ㄓㄨㄢˋ

1 汉字的一种书体

大篆。小篆。篆体。篆书。

2 书写篆字

篆额。

3 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

篆刻。摄篆。次篆。台篆。

“篆”的详细解释

zhuàn,ㄓㄨㄢˋ

名词

1形声。从竹,彖( tuàn )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2同本义

英:seal character

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 —— 《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 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 许君所云八体, 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 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 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鸟书篆素。 —— 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用篆章一。 —— 明· 魏学洢《核舟记》

篆炉(有篆字形图案的香炉);篆体(篆字的书体。汉字书体的一种);篆虫(篆书);篆题(用篆书所写的字);篆隶(篆书和隶书);篆记(篆体印章)

3官印的代称

英:a seal of office

妻孥从饿死,敢爱黄金篆。 —— 唐· 刘叉《饿咏》轻骑而先,二十六日入泰州,未视篆,借郡中敢死士及部押使臣效用。 —— 岳琦《金蛇粹编》

篆文(篆体字);篆注(对篆字的注解);篆籀(篆文和籀文)

4官职

英:official position

明官多缺,以经历署篆。 —— 《徐霞客游记》

动词

1特指用篆体字书写

英:write with seal character

太一装以宝,列仙篆其文。 —— 唐· 韩愈· 孟郊《赠剑客李园联句》

篆素(写篆书于素帛);篆额(用篆字书写碑额);篆书(写篆字)

2雕刻

英:carve

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 —— 《红楼梦》

3引申为铭刻

英:engrave on one's mind

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 —— 《聊斋志异》才微往彦,遇倍昔时,仰戴恩荣,已增铭篆。 —— 唐· 顾云《谢徐学士启》

篆铭(铭刻,比喻牢记在心)

网站声明: 本站《篆》由“◇ǐ◆紾悕”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