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推出第4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词典需要随社会发展不断修订,与时俱进,吐故纳新。此次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再版,主要体现在‘增、删、改’三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语言中相应地增加了一批新词语。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编写,2004年正式推出第1版,迄今已完成3次修订。本次修订是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第四届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李行健的主持下,由20多位专家历时8年完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语言中相应地增加了一批新词语。这次修订增加了这类新词语,如“共享经济、弯道超车、顶层设计、申遗、新常态”等;增补了进入社会语文生活的科技词语以及新的元素用字,如“碳达峰、碳中和、云计算、移动支付”等。
随着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使用,一些词语可能增添了新义项,或者用法发生了改变。对于这些新出现的义项和用法,此次也进行了增补,如“秒”字增补了“借指极短的时间(多用作状语)”的义项,“刷”字添加了“以类似于‘刷’的动作进行某些信息的录入、输出和识别”的义项等。
为了帮助中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增补了如“见贤思齐,文以载道,满招损、谦受益”等传统思想文化词语。
为贴近语文教学,此次修订特意增加了部编本语文教材中某些文言字词读音和用法的提示。如“阿房宫”的“房”,用提示加以说明“‘房’在‘阿房宫’中读pánɡ”。考虑到语言生活的某些实际情况,对“六”字后也加了提示“‘六’字用于地名‘六安’(在安徽)、‘六合’(在江苏)等时,当地人读lù”等。
“语言的规范不仅在国家的规范文件中,更在全民的规范意识中;不仅在教科书中,更在词典中。”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说,词典,特别是优秀的规范的词典,是文化领域的“大国重器”。编好词典、维护好词典、用好词典,意义重大。
关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相关介绍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关注云词典网。
网站声明: 本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新版》由“金鹧鸪”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