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 词的字数是 “2”,发音是 “tōng zhì”。
[通志] 词的注音是 “ㄊㄨㄥ ㄓˋ”。
1.事实上,不止“怪罪”这么简单,当时刑部、议政大臣总结出李绂“罪凡二十一事,当斩”,是雍正皇帝特别开恩,才免死,遣去八旗通志馆。
2.1935年,饶宗颐应中山大学邹鲁校长之邀,受聘于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职纂修。
3.除李泰棻、郭象伋、阎肃、荣祥4位负责人外,通志馆还聘请了20余名蒙汉学者,将他们分为内务组和外勤组。
4.通前通璧兄弟,通志兄弟与通达兄亲如骨肉,自然要留下来打点一切,已全人情,你们且要担待。
5.抗战后,曾任上海通志馆馆长。
6.通志、郡邑志,边镇志等。
7.抗战爆发,通志馆暂时解散。
8.早年入江南官书局校书,后主淮南书局及蒙城书院,又任江楚编译局协修、江南通志局撰述。
9.浙江通志作洪武三年示寂。
10.王崧总纂云南通志数年,析各省通志而标新,参诸史传作旁证,广采案牍、斟酌损益,已成通志稿过半。
11.照片上是一位交通志愿者,她头戴一顶安全帽,上身穿着黄背心,和一般交警一样,认真地指挥着。
12.我们精神抖擞地向前走,经过二十四小时自助图书馆,经过垃圾分类区域,又看见一个个交通志愿者,还有此起彼伏的小旗
13.一年四季,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是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一位交通志愿者阿姨准时出现在校门前的马路上,向安全使者一样护送同学们过马路。
14.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头戴红帽子、身穿荧光绿背心、脖子上还挂着红色口哨、手持小红旗,每天站立在马路边吹吹走走、挥挥停停,他们就是辛苦的交通志愿者!
15.风吹拂着我们的长发,抚摸着我们的脸庞,从这高处俯瞰着脚下井然有序的交通:啊,有那么多戴着红帽子、穿着红马甲的交通志愿者!他们高大如山,面带微笑,眼里闪烁着热情的光芒,就像一盏盏明亮的灯。
通志[tōng zhì]
1表达意趣志向。犹通史。自宋·郑樵撰《通志》,后遂成史书的一种体裁。地方志的一种。记载省级地方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如《畿辅通志》、《四川通志》、《江苏通志稿》
通志[tōng zhì]
1表达意趣志向
引《晋书·皇甫谧传》:“其后乡亲劝令应命,謐为《释劝论》以通志焉。”
2犹通史。自 宋 郑樵 撰《通志》,后遂成史书的一种体裁
3地方志的一种。记载省级地方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如《畿辅通志》、《四川通志》、《江苏通志稿》
通志[tōng zhì]
1各省的志书称为“通志”。如《江苏通志》、《湖南通志》等,以别于县志而言
2通达其意
引《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其后乡亲劝令应命,谧为释劝论以通志焉。”
3书名。宋郑樵撰,二百卷。仿通史的体例,起自三皇,终于隋代,以详述历代的文物制度著称。采摭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至今资为考镜。后人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1书名。宋郑樵撰,二百卷。仿通史的体例,起自三皇,终于隋代,以详述历代的文物制度著称。采摭浩博,议论亦多警辟,至今资为考镜。后人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释《通志》当今称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 。但中国传统史学将其归入典章制度的政书,列为三通之一。也有将其列入百科全书类的。全书200卷 ,有帝纪18卷 、皇后列传2卷、年谱4卷、略51卷、列传125卷。作者郑樵,一生勤于著述,曾几次献书。《通志》为纪传体,但把年表改称年谱,把志改称略,保存了《晋书》的载记部分。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除礼、器服、选举、刑等略外,其余各略都有新意。《 通志 》现存 最早的刻本为元至治元年(1321)摹印元大德本。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为流行的版本。二十略有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