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 词的字数是 “2”,词性是 “副词”。
[再三] 词的近义词是 “一再”,发音是 “zài sān”。
[再三] 词的注音是 “ㄗㄞˋ ㄙㄢ”。
1.他经不起推销员的再三忽悠,掏钱买了几盒保健品。
2.她的恳求遭到怀疑和再三的坚决的否认。
3.权衡再三,鲁殇王决定盗掘周穆王古墓中的玉棺,为己所用。
4.再三纠结之后,最终,我还是鼓起勇气决定向大姐姐道歉。
5.走到家门口时,我犹豫再三,终究还是停下了脚步。
6.上场比赛前老师再三叮嘱我,一定要跟紧何聪慧,争取第二。
7.他们都看我的选择,我思考再三,决定走大路。
8.天黑了,我们在导游的再三催促下离开牡丹园,回到了宾馆。
9.经过再三请求,母亲终于同意带我去瑞士玩了。
10.老奶奶再三推辞着,但阿姨仍是微笑着让老奶奶坐下。
11.即使我和爸爸再三劝慰,她还是不听,最后,我跟了爸爸。
12.考虑再三后,我决定一半存档,一半买文具捐给希望小学。
13.我在家,妈妈出去有事,走进再三叮嘱我说火上烧水,记住关火。
14.老板要借5块钱,犹豫再三,摩挲着纸币,最终还是把钱送了出去。
15.还是挨到了放学,我再三鼓起勇气,走向那个可怕的办公室。
再三[zài sān]
1一次又一次;多次
例再三强调。
英:over and over again;
再三[zài sān]
1第二次第三次;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
引《易·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则不告。”孔颖达 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则不告。”《史记·孔子世家》:“﹝齐﹞陈女乐文马於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唐 李白 《南阳送客》诗:“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老残游记》第二回:“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朱自清 《背影》:“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犹言非常,极其
引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繆。”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未曾过门的时节,我替那女子十分担忧,又与这村郎再三害怕,不知进门的时节,怎生吵闹,何计调停。”
再三[zài sān]
1屡次,一次又一次。也作“再四”、“再三再四”
引《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儒林外史·第一回》:“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
1屡次,一次又一次。也作“再四”、“再三再四”
释再三,拼音zài sān,汉语词语,表示一次又一次。
译英语翻译: over and over again, again and again德语翻译: immer wieder , abermalig (Adj), vielfach (Adj), -法语翻译: maintes fois, avec in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