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 词的字数是 “2”,词性是 “连词”。
[何况] 词的近义词是 “况且”,发音是 “hé kuàng”。
[何况] 词的注音是 “ㄏㄜˊ ㄎㄨㄤˋ”。
1.愚昧人宴乐度日,是不合宜的,何况仆人管辖王子呢。
2.何况还有坎比,马丁的复出,以及可用的内内。
3.历朝早有明训:法不阿贵,何况外戚。
4.大人尚且举不起来,何况小孩子。
5.更何况战线从无必在边界上之理,而凭险固守才是上策。
6.何况也不可逆天行事,我华夏也应有此一劫。
7.博胜自诩是个男生,不屑于打伞,更何况这是入秋的细雨。
8.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更何况区区你一个。
9.如此高的海拔,连呼吸都是个大问题,何况攀登。
10.懒归懒,但饭还是要吃呀!更何况妈妈以前不是这样的。
11.看着就很好吃,更何况咬一口呢?鲜美多汁,甜脆可口。
12.何况,到时候再把作业一赶,质量又差还要受批评。
13.更何况上学本就是我自己的事,妈妈早上却比我还要着急。
14.妈妈是这个世上最伟大的人,连动物之间都有母爱,更何况我们人呢?
15.我的衣服可是防弹的,更何况你那只是刀子呢。
何况[hé kuàng]
1不消说
例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英:let alone;
2更加
例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英:furthermore;
3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例何况供百人。——清·洪亮吉《治平篇》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英:what is more;
何况[hé kuàng]
1亦作“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见“何况”
引《后汉书·杨终传》:“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诗:“卿相非所盼,何况於千金。”唐 元稹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诗之三:“云高风苦多,会合难遽因;天上犹有碍,何况地上身。”《三国志平话》卷上:“刘备言曰:‘功劳皆是咱军,无功军得赏,何况咱军?’”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学生》:“物力还应当爱惜,何况人力?”
何况[hé kuàng]
1比较或更进一层推论
引《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红楼梦·第六回》:“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1比较或更进一层推论
释何况,是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语出《后汉书·杨终传》:“昔殷民近迁洛邑 ,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
译英语翻译: furthermore; let alone; what i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