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

fǎ dù

“法度”词的概述

[法度] 词的字数是 “2”,近义词是 “法式”。

[法度] 词的发音是 “fǎ dù”,注音是 “ㄈㄚˇ ㄉㄨˋ”。

“法度”词的例句

1.目前书坛老成凋谢,能诗文、有学术成就、笔墨又有法度有内涵的,沙孟海、启功这一辈俱往矣,名宿仅饶固庵尚存。

2.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3.法度和创新的相互交融,正是姜夔诗作的主要特点,并由此呈现出一家风貌。

4.我让他们自己设法度过难关,其实是在训练他们处事能力,怎能说我是隔岸观火呢!

5.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6.外面有人说,朝廷不怕天变,不顾舆论,不遵守祖宗法度,你怎么看?

7.乃拉特纳巴都尔年幼无知,巴都尔萨野罔识天朝法度,因沙玛尔巴从中簸弄,唆使廓尔喀与唐古忒借端滋事。

8.他在云柱中对他们说话。他们遵守他的法度,和他所赐给他们的律例。

9.对后代子孙提出告诫: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法度废则变乱之事起,恃德泽则骄佚之心生。

10.今日位居太皇太后,她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先务,立即起用大批守旧派人物,任命司马光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尽废王安石推行新法。

11.金针度人,妙法度生。

12.法度初宗二王,继师颜欧,复追魏碑,浸淫苏黄。

13.你的法度是我所喜乐的,是我的谋士。

14.背绳墨求曲尽失法度,置商法不顾必蹈囹圄。

15.它绞尽脑汁也没办法度过这个难关,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词语解释

法度[fǎ dù]

1法律制度

英:law;

2规矩,行为的准则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汉·贾谊《过秦论》

英:moral standard;

引证解释

法度[fǎ dù]

1法令制度

《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汉 贾谊 《<过秦论>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仁宗皇帝守成,皆遵先朝法度。”《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南唐法度,凡官府破耗军粮至三百石者,即行处斩。”茅盾 《宿莽·大泽乡》:“始皇帝宾天后,法度就乱了。”

2特指度量衡制度

《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汉书·律历志上》:“审法度。”颜师古 注:“法度,丈尺也。”《秦併六国平话》卷下:“﹝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徙天下豪杰於咸阳,约十三万户。”

3规范;规矩

《管子·中匡》:“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何故也?”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徐敦立言: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砖塔铭》:“可见古人用笔,一挑一趯,皆有法度可寻也。”徐迟 《牡丹》三:“一个女人有了她自己的爱情是犯了罪的。法度开始拘束她了。”

4格式

晋 挚虞 《会朝堂五辂制度议》:“诸车之合於法度可以示训者,则輅为名。”《三国演义》第一〇二回:“司马懿见了木牛流马,必然仿我法度,一样製造。”

5办法,方法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又问道:‘还有甚么法度害我?’”《水浒传》第七六回:“下官到彼,见机而作,自有法度。”

国语辞典

法度[fǎ dù]

1法律和制度

《书经·大禹谟》:“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三国演义·第九七回》:“魏国法度,兄所知也。吾受国恩,但有死而已。”

2典型、模范

《管子·中匡》:“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

3法式

《三国演义·第一〇二回》:“孔明曰:『司马懿见了木牛流马,必然倣我法度,一样制造。那时我又有计策。』”

4方法

《水浒传·第七四回》:“你休笑我!我自有法度教你们大笑一场。”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我著金陵太守韩熙载看他一言一动,略有纤毫破绽,便报与我知道,自有制他的法度。”

网络解释

1方法

法度:词语解释法度:民国时期校长

2方法

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行为的准则。语出《尚书·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a)​ law法语翻译: (une)​ loi

法度的近义词

网站声明: 本站《法度》由“猫杦杦”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