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 词的字数是 “2”,发音是 “wú yǐ”。
[无以] 词的注音是 “ㄨˊ 一ˇ”。
1.誓将历劫愿,无以外物牵。
2.那又冷又阴又潮又脏的季节,我无以名之。
3.诞被收,惶遽无以自明。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不学礼,无以立。
7.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8.吾谓父之德,无以言表,谨谢君,父!
9.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0.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1.中午,我跑进厨房时,心情兴奋到无以附加的程度了。
12.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原来我们是凡尘最不起眼?a众生,只是感情无以复加。
15.练车过程太过艰辛权,拿到驾照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无以[wú yǐ]
1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
例无已人,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英:endless; ceaseless;
无以[wú yǐ]
1不采用
引《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郑玄 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喻夫妇以礼义合,颜色相亲,亦不可以颜色衰弃其相与之礼。”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老圃曰:‘尧舜之事,不可以不察也。无以则有如秦之二世矣乎。’”
2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从
引《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李亦学问,但不测彼之深浅,乍闻无以覈究。”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然不如是,则无以来至当之言。”清 侯方域 《于谦论》:“推其意,以为非我发之,而我又非秉钧者,天下无以专责之也。”
3不得已
引《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朱熹 集注:“以、已通用。无以,必欲言之而不止也。”
1不得已
释无以,汉语词汇,表示没有(什么)、没有(谁)、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