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

xiāng lú

“香炉”词的概述

[香炉] 词的字数是 “2”,词性是 “名词”。

[香炉] 词的发音是 “xiāng lú”,注音是 “ㄒ一ㄤ ㄌㄨˊ”。

“香炉”词的例句

1.用一只沉香炉来换半颗心,那也好。苏寞

2.当地人叫它香炉石。

3.忆往昔中秋之夜,奶奶总会在一个祖上流传下来的红木方桌上摆出香炉,焚檀香于其中。

4.一片竹林,中间有一间砖房,进入砖房,内置古色古香,许多书画挂于墙,笔墨纸砚,整齐的佛经,一个香炉,一壶刚烧开的茶。

5.我们用火把香点着,拿着冒烟的香去拜佛,拜完佛以后,再把香插入了大香炉中。

6.鬼子见左边有八路,又朝石岭子崖下躲避,右边香炉山上的八路军正好打个正着。

7.缕缕的青烟从香炉中悠悠飘出,案前,一只苍白瘦弱的手轻执墨笔在宣纸上书写着苍劲的字迹,青衫袖被风吹得轻飘着。

8.香炉峰坐落在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9.右边还有一颗巨大的银杏树,妈妈买了三柱香,放进香炉,香炉里的火烧的非常旺盛。

10.走进大门,只见一个巨大的香炉,里面插着三柱清香,轻烟袅袅,散发出阵阵香味。

11.黑鱼精被罩在石香炉下,闷得透不过气来,往上顶顶,石香炉动也不动,想刮阵风,又转不开身子,没办法,只好死命往下钻,它越往下,石香炉就越往下陷……

12.日照香炉生紫烟,师徒四人下凡间,看见某某不顺,一下送他上西天。

13.请您寻出家傅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14.书香袅袅于精致的香炉之上,浓郁地缠绕在我的鼻尖。缓缓地、深深地呼吸一口,顿时觉得胸腔内都被那种恬静美好的气息填满。

15.走进书房,映入眼帘的全是各种瓷器物品,有笔筒、笔架、香炉、花瓶。

词语解释

香炉[xiāng lú]

1烧香用的器具,尤指用于宗教仪式中吊在链子上摆动的有盖香炉

英:incense burner;

引证解释

香炉[xiāng lú]

1亦作“香鑪”。 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汉 卫宏 《汉旧仪》:“给尚书郎伯二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者从直。伯送至止车门还,女侍史执香炉烧熏,以入臺护衣。”《南史·梁纪下·元帝》:“初,武帝梦眇目僧执香鑪,称託生王宫。”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远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之踽足豆,香毬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香炉之制始於此。”洪深 《申屠氏》第五本:“叫人将方六一带来的金珠聘礼,全数奉还,又从香炉内拔了一把香,递在方六一手内。”

2指 庐山 香炉峰

唐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诗:“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宋 道潜 《庐山杂兴》诗:“香炉独秀拔,佳气常葱葱。”元 刘永之 《望香炉峰读孟浩然诗因述》诗:“移櫂望庐阜,香炉旧识名。”

国语辞典

香炉[xiāng lú]

1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做成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只见中间奉著灵柩,面前香炉、烛台、遗像、魂旛。”

网络解释

1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做成

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西关铜艺)香炉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历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炉、手炉、香斗、卧炉、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炉,以及熏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铲、香匙、香筒及香囊等配套器具。香炉使用的质料主要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方形的香炉一般有四足;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放置。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incense bu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