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

fàng niú

“放牛”词的概述

[放牛] 词的字数是 “2”,发音是 “fàng niú”。

[放牛] 词的注音是 “ㄈㄤˋ ㄋ一ㄡˊ”。

“放牛”词的例句

1.自然灾害如泥牛入海、世界和谐可放牛归马、中国股市将牛气冲天。

2.放牛班的学生只要肯苦读,也有机会后来居上,超过升学班的成绩。

3.古有陈平忍辱苦读书,万斯同闭门苦读,朱元璋放牛读书……

4.我在城里只见过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从来没跟这么大的动物打过交道,既新鲜,又好奇。我争取到了放牛的任务,但没有想到,放牛的第三天,就捅了娄子。

5.我在田野上放牛,没什么事情做,于是就躺在田野上望着天空发呆。

6.我看到了山区里和我们一样年龄的孩子们,要去放牛、砍柴,但我们却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游戏。

7.敌人一眼瞧见了王二小,王二小却假装没看见,转过身去继续放牛。

8.我爸生长在农村,他小时候的周末娱乐活动大多是帮助大人做些农活、放牛他放牛时,喜欢拿鞭炮炸牛粪。

9.小女孩名叫真真,她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忙着一家人的生计,所以放牛,挖草药的任务落到了7岁的真真身上。

10.每天日暮时分,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11.那时,我常常跟着奶奶去河堤上放牛,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河堤是五颜六色的。

12.给的点心钱,他总是积攒一两个月,偷空到书贩子那儿买几本旧书,放牛时读。

13.亲戚家也很穷,外公从小就上山砍柴,放牛,吃不饱也穿不暖。

14.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15.他的作品现在红遍大江南北,可你知道吗:五十年前的莫言,是一个放牛娃。

词语解释

放牛[fàng niú]

1把牛散放掉,住其所往。牧牛

引证解释

放牛[fàng niú]

1把牛散放掉,住其所往。参见“放牛归马”

《史记·留侯世家》:“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復输积。”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我们还在‘放牛于桃林之野’哩!吓,这回可真是大家要吃太平饭了。”

2牧牛

《儒林外史》第一回:“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间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

国语辞典

放牛[fàng niú]

1牧牛,替人看牛

《儒林外史·第一回》:“如今没奈何,把你雇在间壁人家放牛,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只在明日就要去了。”

网络解释

1牧牛,替人看牛

放牛是汉语词语,拼音是fàng niú,是指把牛散放掉。

网站声明: 本站《放牛》由“酒虑”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