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

ā chāng zú

“阿昌族”词的概述

[阿昌族] 词的字数是 “3”,发音是 “ā chāng zú”。

[阿昌族] 词的注音是 “ㄚ ㄔㄤ ㄗㄨˊ”。

“阿昌族”词的例句

1.因受到社会变迁与文化传递等因素影响,户撒刀及其锻制技艺的传承日渐式微,基于“文化自觉”角度,阿昌族要采取若干举措予以保护。

2.阿昌族男子顶髻戴竹鍪,以毛熊缘之,上以猪牙雉尾为顶饰,衣无领袖。

3.在传统阿昌族社会,性与伦理道德和不洁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性行为成为羞耻或丑恶的事情。

4.我国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

5.民国时朞,云南军阀在陇川、梁河等地建设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国前夕,统治阿昌族达500余年之久。

6.春节朞间,阿昌族村寨除立秋千外,还玩春灯。

7.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崩龙族、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等。

8.我国云南傣族、瓦族、布朗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历史上普遍信奉南传佛教。

9.丽丽一看,那是一位阿昌族的老奶奶衣衫褴褛,阿婆帮丽丽干完了所有的活,说丫头,时间不早了,你去我们家住了一晚吧。

10.在一个无地小村庄丽,住着一位和蔼可亲的阿昌族老奶奶,可怜的是这个老奶奶没有儿女也没有亲人。这个老奶奶就把她邻居的女儿玲儿当亲孙女一样对待,为了更亲切,玲儿就把老奶奶叫阿婆。

11.在贵州的一个小村子里,在一个树木茂盛,鲜花盛开的山谷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山村,那里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但这个村寨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阿昌族,少数是汉族。

12.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有一位汉族的小姑娘来到了一位阿昌族的老奶奶家里,她叫马丁元,今年十六岁,这位老奶奶的儿子在几年前就不知去向,到现在还是下落不明。

13.葫芦丝又称葫芦丝,流行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

14.家乡不但物产丰富,而且还有深厚独特的民族节日文化,比如傣家的泼水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我最喜欢的就是泼水节了。

15.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

词语解释

阿昌族[ā chāng zú]

1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陇川、梁河和临近的潞西、龙陵等县的一个少数民族

英:the Achang nationality;

引证解释

阿昌族[ā chāng zú]

1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二万。主要分布在 云南 陇川、梁河 等县。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较发达

国语辞典

阿昌族[ā chāng zú]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陇川、梁河等县。人口约二万七千。男女虽可自由恋爱,但婚事却须由父母包办,因此有“抢婚”的习俗。经济以农业为,种水稻。手工业极为发达,善制刀剑,阿昌刀远近闻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多兼通汉语和傣语。信仰祖灵、鬼灵及小乘佛教等

网络解释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陇川、梁河等县。人口约二万七千。男女虽可自由恋爱,但婚事却须由父母包办,因此有“抢婚”的习俗。经济以农业为,种水稻。手工业极为发达,善制刀剑,阿昌刀远近闻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多兼通汉语和傣语。信仰祖灵、鬼灵及小乘佛教等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he Achang nati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