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害公] 词的字数是 “4”,年代是 “古代”。
[以私害公] 词的成语感情是 “中性”,成语频率是 “一般”。
[以私害公] 词的结构是 “偏正”,词性是 “成语”。
[以私害公] 词的近义词是 “以私废公”,发音是 “yǐ sī hài gōng”。
[以私害公] 词的注音是 “一ˇ ㄙ ㄏㄞˋ ㄍㄨㄥ”。
1.刚要把公文发出,他忽然想到,自己虽然不愿意任人唯亲,以私害公,但下属仍有可能顺水推舟,照顾人情。
2.努力惩覆辙,毋以私害公!皇帝不足贵,何苦效乃翁?此诗归结全书宗旨。
3.恨的是顽固党遇事阻挠,以私害公,我不晓得顽固党是何居心?明明足以利国利民的政事,他偏偏要出来阻挠。
4.除却杨氏族长管教不力,杨家三房杨连盛及子杨冰包庇犯人,以私害公,企图枉法,亦触犯大明律,该当严惩!
5.企业的存续是对社会有贡献才会万代长青,把企业看做公家的事业来经营,经营者就不会以私害公。
6.尽管如此,不以大局为重,执意以私害公的边令诚并不顾忌这些,高仙芝终于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7.你现在死了,萧字旗还是会北上打个尸积成山血流成河!你还是以私害公!
8.杨冰包庇犯人,以私害公。
9.禹娶涂山氏,不以私害公。
10.杀管蔡,天下称圣,不以私害公。
11.但奉命守城,所为处重,若以私害公,诚孝并阙。
12.禹娶涂山氏,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1,复往治水。
13.我并不反对办公室恋情,但是我觉得经理阶层也不应该以私害公啊。
14.先后为法官,不以私害公,强谏枉死者,三经大辟,而执志不渝,武则天重之,酷吏由是少哀。
15.用人不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yǐ sī hài gōng]
1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以私害公[yǐ sī hài gōng]
1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引《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僕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昔尧舜放逐骨肉,周公杀管蔡,天下称圣,不以私害公。”宋 秦观 《白敏中论》:“义重而恩轻,则不以私害公。”
1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释以私害公是中国汉语里的成语,解释 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楚白公在危难中,庄之善辞别母亲准备去代替楚白公去死,快要到朝廷上,庄三次不敢下车,身边人问他如果害怕就可以回去。庄说:“害怕是我的私事,为君主去死是公事,君子是不会以私害公的。”于是毫不犹豫去替死成语 以私害公发音 yǐ sī hài gōng出处1 《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出处2 《左传·文公六年》示例 义重而恩轻,则不~。 ★宋·秦观《白敏中论》成语故事:
成解释: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出处:《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造句:义重而恩轻,则不以私害公。宋·秦观《白敏中论》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