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券] 词的字数是 “4”,年代是 “古代”。
[丹书铁券] 词的成语感情是 “中性”,成语频率是 “生僻”。
[丹书铁券] 词的结构是 “联合”,词性是 “成语”。
[丹书铁券] 词的发音是 “dān shū tiě quàn”,注音是 “ㄉㄢ ㄕㄨ ㄊ一ㄝˇ ㄑㄨㄢˋ”。
[丹书铁券] 词的近义词是 “丹书铁契,金书铁券,誓书铁券”。
1.尽管身处异国他乡,海外游子一刻也没有忘记丹书铁券。
2.铁帽子王是清朝的称呼,在以前跟免死金牌、丹书铁券差不多功效,这是没有世袭罔替这一说。
3.一级村落有一个村长和二个长老,陈浩是众望所归的村长,抽中丹书铁券的罗兰同样被选成长老。
4.反腐败没有“铁帽子王”,没有什么功勋戚旧,没有什么丹书铁券,没有什么人有超越党纪国法的特权。
5.因为这是先皇御赐,丹书铁券的圈地功能将启动,村长院落周围方圆十里的土地将自动划归炎黄村所有作为私人领地。
6.活动朞间,玩家购买任意资源副本的金币消费,累计达到以下要求,即可获得丹书铁券奖励。
7.姬傲剑已经意识到武林世家的势力极大,自己颇似有着丹书铁券的柴大官人,一定程度上已经是特权阶层了。
8.不错,听说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
9.敕赐丹书铁券在家中。
10.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11.在就业现实面前,大学生就业并没有丹书铁券。
12.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在家中。
13.那个人带走了柴家永葆荣华的丹书铁券,也就是说,现在柴氏全家的性命都不再有保障。
14.老朱,如果今天这两拨人真打起来,你说皇上会不会一怒之下除了苗王的丹书铁券,会不会把带头闹事的人千刀万剐诛九族?
15.柴进虽据理力争,并说出太祖皇帝亲授丹书铁券之事,但高廉却依仗高球的势力,根本不予理睬,将柴进痛打后押入死牢,一心想要结果他的性命。
丹书铁券[dān shū tiě quàn]
1丹书铁契
丹书铁券[dān shū tiě quàn]
1丹书铁契
引《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於无穷。”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燕·慕容廆》:“﹝慕容廆﹞封东郡公,丹书铁券,承制海东。”《水浒传》第五一回:“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
丹书铁券[dān shū tiě quàn]
1古代帝王颁给功臣,使其世代免受国法制裁的凭证。也作“丹书铁契”、“金书铁券”
引《后汉书·卷二〇·祭遵传》:“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1古代帝王颁给功臣,使其世代免受国法制裁的凭证。也作“丹书铁契”、“金书铁券”
释所谓“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2古代帝王颁给功臣,使其世代免受国法制裁的凭证。也作“丹书铁契”、“金书铁券”
释丹书铁券,亦作丹书铁契、金书铁券、铁券、誓书,民间俗称“免死(金)牌”,始于汉代,是天子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奖章,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
成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出处:《后汉书 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造句:先朝赐有丹书铁券,安居乐业。(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七回)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古代特权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