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为烈] 词的字数是 “4”,年代是 “古代”。
[于今为烈] 词的成语感情是 “贬义”,成语频率是 “生僻”。
[于今为烈] 词的结构是 “紧缩”,词性是 “成语”。
[于今为烈] 词的发音是 “yú jīn wéi liè”,注音是 “ㄩˊ ㄐ一ㄣ ㄨㄟˊ ㄌ一ㄝˋ”。
1.会使一些官员忘乎所以,私欲膨胀,把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所以官德始终是在与利益诱惑的拼斗中奋力图存,体现价值,延续几千年没有止息,于今为烈。
2.而于今为烈的,还加上蓝绿色彩、意识形态的金钟罩、铁布衫。
3.同德围之乱由来已久,却于今为烈。
4.可见,不公不义,古已有之,只是于今为烈罢了。
5.昔日光环日已褪去,蔓延于官商中的腐败早已延伸到新闻界,并且于今为烈。
6.8个群爆满,几万人等待加入,小三猖獗,于今为烈。
7.应当说,这种“两重性”乃是历来如此、于今为烈。
8.公款大吃大喝,是国家的一个痼症,历时久矣,于今为烈。
9.题字留墨之风,古已有之,于今为烈。
10.网络战早已开打,不过是于今为烈罢了。
11.对所有享乐主义症状,都应认真加以厘清;明白了价值取向,也就有了正确人生走向享乐主义可谓自古就有,但于今为烈。
12.取经之风,自古有之,于今为烈。
13.可见,骂煞和捧煞是自古而生,还可说于今为烈。
14.王氏有言:武关以限南诸侯,临晋以限东诸侯,蒲津为关河之巨防,于今为烈矣。
15.与古为徒学佛学仙一点天机留与我于今为烈某山某水半胸真趣属于人逍遥台柱联,行书,道光戊申,陈纯辉书。
于今为烈[yú jīn wéi liè]
1谓所谈之事古已有之,不过如今更为厉害
于今为烈[yú jīn wéi liè]
1谓所谈之事古已有之,不过如今更为厉害
引鲁迅 《华盖集·论辩的魂灵》:“党同伐异之风,于今为烈。”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国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这也非‘于今为烈’,正是‘在昔已然’。”
1谓所谈之事古已有之,不过如今更为厉害
释于今为烈,指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现在更加厉害。出自《孟子·万章下》。
成解释: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现在更加厉害。出处:鲁迅《华盖集 论辩的魂灵》:“党同伐异之风,于今为烈。”造句:“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我近来很有些怕敢看他了。(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厦门通信二》)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