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

yǐ zhí bào yuàn

“以直报怨”词的概述

[以直报怨] 词的字数是 “4”,年代是 “古代”。

[以直报怨] 词的成语感情是 “褒义”,成语频率是 “常用”。

[以直报怨] 词的结构是 “偏正”,词性是 “成语”。

[以直报怨] 词的反义词是 “忘恩负义”,发音是 “yǐ zhí bào yuàn”。

[以直报怨] 词的近义词是 “以德报怨,以礼相待”,注音是 “一ˇ ㄓˊ ㄅㄠˋ ㄩㄢˋ”。

“以直报怨”词的例句

1.孔子反对以德报怨,倡导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但社会反过来以怨报怨的,就是不幸中的悲哀了。

2.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理所应当。

3.‘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禅师,您听过这段对话吗?

4.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说别人打你,你就揍他,但篡改后的经典就只剩下“以德报怨”。

5.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当然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6.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可俗话又说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德怨之间,灵活把握!

7.就拿薛蟠来说,他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曾经惩罚过他,可事过以后,当薛蟠被人算计处于危险境地时,他还能不念旧恶,以直报怨。

8.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0.再进一层说,明恩怨,在原则上是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并不是做没原则的滥好人或乡愿。

11.以德报怨是美德,以直报怨也是美德。以德报怨日仁,以直报怨日智,仁者爱人,智者渡人。

12.被对方误认为是自己理亏了,反而让对方更加放肆,这个时候我们的以德报怨就没有用了,反观以直报怨,用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这件事。

13.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一直采用以直报怨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一直能看到以直报怨的例子,最明显的就是我国司法机关法院。

14.于抱怨而言,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以德抱怨,有人则认为应以直报怨。然而,却有的人忽视了应如何报德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何以报怨与何以报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都不应被忽视,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5.以直报怨,以义解仇

词语解释

以直报怨[yǐ zhí bào yuàn]

1用正直之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引证解释

以直报怨[yǐ zhí bào yuàn]

1用正直之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邢昺 疏:“言当以直道报讎怨。”朱熹 集注:“於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刘宝楠 正义:“凡直之道非一,视吾心何如耳。吾心不能忘怨,报之,直也,既报则可以忘矣;苟能忘怨而不报之,亦直也,虽不报,固非有所匿矣。”明 李贽 《八物》:“夫君子非无怨也,不报怨也;非不报怨也,以直报怨也。”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夫以直报怨,圣人不禁。”

国语辞典

以直报怨[yǐ zhí bào yuàn]

1用公正的态度对待仇人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汉书·卷七〇·傅介子传》:“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

网络解释

1用公正的态度对待仇人

以直报怨,汉语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直:正直。古义中直为值的通假。别人做了什么让我们怨恨的事情,当事人以客观的态度去给予他相应处理。出自 《论语·宪问》指以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用作谓语、宾语,指对人的态度。直的本义:古时,人们用直的树枝来衡量长度,直其实就是只有一个刻度的“尺”。以直报怨的直,说的是以相同的程度来回报。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Complain directly

成语说明

解释: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造句: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以直报怨,圣人不禁。”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