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恶报恶] 词的字数是 “4”,词语组合是 “ABCB”。
[以恶报恶] 词的年代是 “古代”,成语感情是 “中性”。
[以恶报恶] 词的成语频率是 “一般”,结构是 “偏正”。
[以恶报恶] 词的词性是 “成语”,发音是 “yǐ è bào è”。
[以恶报恶] 词的注音是 “一ˇ ㄜˋ ㄅㄠˋ ㄜˋ”。
1.美国相信拉登还会对美国本土发动大袭击。唉,以恶报恶啊!
2.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3.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
4.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
5.不要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6.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祂必拯救你。
7.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
8.罗十二17不要以恶报恶,要准备在众人面前作善美的事。
9.报复,回报,指以恶报恶
10.暗杀是绝对不可行的,因为以恶报恶是得不出善的。
11.不要以恶报恶,要忍耐宽容。承担一切是人的责任。
以恶报恶[yǐ è bào è]
1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以恶报恶[yǐ è bào è]
1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引《穀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 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他不主张以恶报恶的,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们去当兵,我们不去当兵。”
1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
释以恶报恶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ǐ è bào è,意思是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出自《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
成解释:用恶行去回报别人的恶行。出处:《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造句:他不主张以恶报恶的,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们去当兵,我们不去当兵。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