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羁之才

bù jī zhī cái

“不羁之才”词的概述

[不羁之才] 词的字数是 “4”,年代是 “古代”。

[不羁之才] 词的成语感情是 “中性”,成语频率是 “一般”。

[不羁之才] 词的结构是 “偏正”,词性是 “成语”。

[不羁之才] 词的发音是 “bù jī zhī cái”,注音是 “ㄅㄨˋ ㄐ一 ㄓ ㄘㄞˊ”。

“不羁之才”词的例句

1.岂可伤悲?所赖有司秉德政,遍访民间,以寻落榜而不落志者,以求其不羁之才,闪光之处。

2.章具豪放不羁之才,行文如天马行空,恣意驰骋,连下联中重用两“心”字亦未加注意,可能是秉笔愤书,一挥而就所致。

3.如当时北大文科学长不羁之才陈独秀因私德而遭诟病,在这事上蔡元培也没主张抓着人家小辫不放,而是理性客观地秉持着心中的天平。

4.我们往往会立即联系到徐文长、蒲松龄这些不羁之才,长朞困于场屋。

5.但在汤尔和看来,陈独秀乃“不羁之才”,无论留在北大与否,其思想都必然走向左倾。

6.李贽是一位不羁之才、一位思想大家,活了70多岁的他一生着述极富。

7.赫连韬:唐代才子,福建省漳浦人,有不羁之才。

8.公有雄放不羁之才,且有大刀阔斧创新之志。

9.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10.尔既早随计吏,宿负雄名,徒夸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

11.负不羁之才,肆力声诗,尤工铁笔,能镌晶玉章,不假药术,而游刃有余。

12.周邦彦以不羁之才,寄情于词,浑厚雅正,缠绵蕴丽,采苏、秦之长,开姜、史之始。

13.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14.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

15.以他那样天纵不羁之才,大半作品在炉火中灰飞烟灭,实为千古憾事;而以他那样高才,却能如此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作品,又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词语解释

不羁之才[bù jī zhī cái]

1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网络解释

1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不羁之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jī zhī cái,意思是指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出自《汉书·司马迁传》。

成语说明

解释: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造句: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太史素抱不羁之才,兄升字见龙,幼举武孝廉。”用法:作宾语;指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