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wài piān

“外篇”词的概述

[外篇] 词的字数是 “2”,发音是 “wài piān”。

[外篇] 词的注音是 “ㄨㄞˋ ㄆ一ㄢ”。

“外篇”词的例句

1.牛皮的一种艺术与美洲印第安人外篇主题演讲,所有这些和更多在这个自由艺术和艺术家请教专家牛皮工艺品系列影片。

2.他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内篇和外篇两个层面上。

3.虽然很高兴能看到一部大长篇的结局,但也令人怀疑该不会之后又开一个后日谈或番外篇新连……图集。

4.分为:外篇,内篇,杂篇。

5.漫画共两卷,外加番外篇一卷。

6.在第二卷中的番外篇中登场。

7.在第四卷收录的番外篇中死去。

8.附属在漫画第一卷的小番外篇。

9.十五卷到十六卷中间有个番外篇。

10.白霄上番外篇的几率很小,但也不是没有。

11.也许是被厚厚的番外篇迷惑了以为会有阳光洒向美好的结局。

12.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是属于你的自传。

13.可是当我看见何以玫的番外篇,她自己的心理时,却觉得比正篇更加震撼人心。

14.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真对待工作,真诚对待旁人,你才是自己生活的最佳主角。

15.要清楚: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番外篇。

词语解释

外篇[wài piān]

1古人因事理有别,故书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如《庄子》、《晏子春秋》都分内外篇。唐成玄英《〈庄子〉序》:“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立名,篇以编简为义……内则谈于理本,外则语其事迹。”

引证解释

外篇[wài piān]

1古人因事理有别,故书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如《庄子》、《晏子春秋》都分内外篇。参见“内篇”

唐 成玄英 《〈庄子〉序》:“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立名,篇以编简为义……内则谈於理本,外则语其事迹。”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案李氏类例,於四部之外,更列四目,亦阮氏外篇之意。”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蒲桃架下,戏掷金钱,芍药栏边,閒抛玉马,此平康之盛事,乃文战之外篇。”

国语辞典

外篇[wài piān]

1旧时一种书籍篇目分类,相对于内篇而言。如《庄子》外篇

网络解释

1旧时一种书籍篇目分类,相对于内篇而言。如《庄子》外篇

外篇是指除主线人物以外的配角人物改编成的故事、动漫、小说等,也是动漫里最常用的术语。有时也会以主角来改编,但是情节较为轻松,与原作关系不大,一般用来放松搞笑,可以见到主角们的另一面。

网站声明: 本站《外篇》由“君临”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