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 词的字数是 “2”,词性是 “动词”。
[凝聚] 词的发音是 “níng jù”,近义词是 “凝结,凝集”。
[凝聚] 词的注音是 “ㄋ一ㄥˊ ㄐㄨˋ”。
1.令必行,禁必止,自觉凝聚成战斗集体。
2.瑶族文化是凝聚瑶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3.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地方,就是洛阳。
4.以稀土异戊橡胶的凝聚为例,建立了等速凝聚阶段和减速凝聚阶段的动力学模型。
5.比热是凝聚态物质最重要的宏观参量之一。
6.凝聚真诚促就真挚的友谊,凝聚爱心构造和谐的社会,凝聚力量共同抵抗大灾大难。凝聚,一个简简单单的动词,却使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走向发展,走向复兴,走向繁荣。
7.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8.它仿佛群星之首,众星凝聚其身旁如拱月之态。
9.家,凝聚了世界之精华;凝聚了世界之美好;更凝聚了父母对我们那深深的爱。
10.人们只需学习如何独处,凝聚思想,淡化焦虑。
11.凝聚青春力量服务科学发展!
12.这半块橡皮,凝聚着友情,凝聚着许多,直到现在我都收藏着。
13.凝聚蜂采精华,享受天然甜蜜。
14.这就是凝聚的力量,当我们把所以的一切凝聚在一切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如此精彩,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好!
15.蓝球场上,让我们积极拼搏,增强班级凝聚力。
凝聚[níng jù]
1气体变浓或凝结
例荷叶上凝聚着晶莹的露珠。
英:(of vapour)condense;
凝聚[níng jù]
1积聚;聚合
引宋 叶适 《信州重修学记》:“道之凝聚显发,此最其盛者。”《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勒医工某,验得某人项右额下先因血气凝聚结成癭肿,其大如杵。”明 叶子奇 《草木子·管窥》:“水土震荡,渐加凝聚,水落土出,遂成山川。”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有物浮於海面,其状如糠,几数百里,风涛激逐,凝聚不散。”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五章:“所有人的眼光,都凝聚在一个年轻人的身上。”
凝聚[níng jù]
1凝结聚集
引《红楼梦·第五七回》:“烟还可凝聚,人还看的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
1凝结聚集
释凝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níng jù,指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出自《信州重修学记》。近义词为凝集、凝合、凝华。
译英语翻译: to condense, to coagulate, coacervation (i.e. form tiny droplets), aggregation, coherent德语翻译: gerinnen, kondensieren (V)法语翻译: condensation, conglomérer, cristalli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