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骨

qǐ hái gǔ

“乞骸骨”词的概述

[乞骸骨] 词的字数是 “3”,年代是 “古代”。

[乞骸骨] 词的成语感情是 “中性”,成语频率是 “常用”。

[乞骸骨] 词的结构是 “动宾”,近义词是 “请骸骨”。

[乞骸骨] 词的发音是 “qǐ hái gǔ”,注音是 “ㄑ一ˇ ㄏㄞˊ ㄍㄨˇ”。

“乞骸骨”词的例句

1.不胜私愿,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2.以老病乞骸骨,吏人诣阙上表请留,上嗟叹者久之。

3.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4.峙以年老,表乞骸骨,手诏许之。

5.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

6.愿乞骸骨归田野,以延残喘。

7.寻飘然乞骸骨,垂橐而归。

8.疾间,因乞骸骨,优诏不许。

9.大康中,以老乞骸骨,不听。

10.大业末,乞骸骨,优诏许之。

11.屡以病,上疏乞骸骨,乃召还。

12.咸宁三年,求入朝,因乞骸骨。

13.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

14.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

15.朱元璋的开朝宰相刘伯温,他在征战岁月中是朱元璋的军师,为其运筹帷幄,殚精竭虑,而后天下承平日久,就上书乞骸骨,回乡务农,侍奉老人,享尽天伦之乐和山林雅趣。

词语解释

乞骸骨[qǐ hái gǔ]

1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简作“乞骸”

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

英:pretext for retire from work of ancient Chinese office;

引证解释

乞骸骨[qǐ hái gǔ]

1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復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駟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明史·钱习礼传》:“復上章乞骸骨,乃得归。”亦省作“乞骸”。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大司空 彭宣 见 莽 专权,乞骸。”唐 权德舆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诗:“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司马》:“后司马乞骸归,塞上復警。”

国语辞典

乞骸骨[qǐ hái gǔ]

1旧称大臣辞职,言使骸骨得归葬乡土

《汉书·卷七一·疏广传》:“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网络解释

1旧称大臣辞职,言使骸骨得归葬乡土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汉书·赵充国传》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 ——《新唐书·列传第十九》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pretext for retire from work of ancient Chinese office

成语说明

解释:乞:求,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造句:梁实秋《退休》:“乞骸骨居然造成这样的轰动,可见这不是常见的事。”用法:作谓语;指告老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