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 词的字数是 “2”,发音是 “sān bǎi”。
[三百] 词的注音是 “ㄙㄢ ㄅㄞˇ”。
1.“房租三百元,包括暖气费在内。”好评。
2.为了起降大型客机,机场的跑道又延长了三百米。
3.把唐诗三百首读熟练了,就算你不会作诗也会吟诗了。
4.三百篇丽章,迄今毕世丰碑;亿众中名宿,闪亮九州璀璨。
5.史弼自己断后,且战且走,共走了三百里,才得以登船。
6.帝以为忧国忘家,赐布三百匹。
7.江阴的士民,都说三百年来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心望风投降。
8.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9.以功封万年县子,邑三百户。
10.他无私的爱温暖了这三百多个家庭,也温暖了整个社会。
11.记得我我学会认字后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宋词三百首。
12.1991年辞职后,专业写作至今,已出版创作、翻译、改写的作品已有三百余册。
13.我要将自己的脊梁化作沙漠中坚挺的胡杨,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
14.笑看学长提行装,当时只道是寻常;怒啃大书三百卷,不愁嫁得好儿郎。
15.美丽三百山,有“源”来相会。
三百[sān bǎi]
1《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三百[sān bǎi]
1参见“三百篇”。参见“三百篇”
引《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杜子美。”
1参见“三百篇”。参见“三百篇”
释《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收录了305首诗歌,又称“诗三百”。